笔趣书屋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五百九十五章 大道无形处(第6页)

答:一是与西藏社会的传统有关,藏传佛教是在扬弃苯教中产生的,不可避免地在佛教造像中受到苯都鬼神形像的影响。

二是与西藏人民的需求相适应,在内地发达的农耕文明中,我们崇拜的是道德神圣的柔软的菩萨。

在西藏恶劣的自然环境中,战胜自然、维持人类生存的力量型选手就更受人欢迎。

问:我曾经在电视纪录片中看到,密教中的坛城非常神秘,它的设置是属于迷信吗?

答:坛城的设置是有其实践和理论依据的。

实践依据涉及秘密,我不谈。

理论依据你可以在佛教经典愣严经上找,那里面就记录了一个巨大的坛城,不仅将设坛的具体要求写得明白,而且将其巨大的功效也写清楚了。

我们不能随便否认没有验证过的东西,所以我们不要随便讲坛城就是迷信。

问:听说密教中有男女双修的法门,可以介绍吗?

答:确实有这个法门,而且佛经上也有提及,但由于这个法门对师承、戒律、功夫、心性的要求太高,初学者易入歧途,所以不轻易对外介绍。

现在,在深圳在美国有人号称自己能够公开传授这个法门,行邪淫事,这是严重犯戒,况且这样的人是打着佛教的旗号欺骗世人,是要受报应的。

原因很简单,这个法门是不允许公开传授的。

问:我是学习现代科学的,对于物质世界,佛教是如何解释的?

答:佛教把一切物理世界的现象都称之为“色”

,也就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中的那个“色”

现代物理学在研究千差万别的物质世界中发现,所有物质世界是由基本相同的基本粒子所构成,以为这就是物质的本质。

但是愣严经上提出一个问题:如果说把物质一直细分、分到接近虚空的“邻虚”

时,还能分吗?佛教认为,可以分,再分下去就是空了。

佛教认为,这个空才是物质的本质,而不是基本粒子。

色的本质是空,空性要通过色来体现。

问:如果物质的本质是空的话,那么空怎么变成色?色怎么体现空?

答:真正要体验空性,必须是得道之人。

我姑且打个不恰当但是你容易理解的比方:你把空当成力。

在物理学上,有一个质能转换公式,也就是物与力的关系。

物质空了,就变成力了,力量大了,就生成物了。

而心是可以影响力并且可以感受力的,所以修心就好比修力,力能创造世界,心也就能够创造世界。

此所谓“心能转物,即同如来”

你也可以这样想:一个电子对撞机,巨大的力量产生出新的物质,物质的湮灭也可以产生巨大能量,推动对撞机工作的是心。

问:因果报应真的存在吗?为什么经常发生“好人命不长、坏蛋祸千年”

的现象,因果与常识不符?

答:在佛教中,你可以看梵网经。

佛教的目标是出世的,是针对心与真理的关系,其因果基础不是我们世俗的道德评判,而是类似于化学反映的条件行为与结果。

个人的因果小于众生的共业,个人的神通也小于刀兵王难,因为共业是集体的因果。

况且,好人早死的原因是否是因为他前生造业?死后是否是早登极乐?世人无法证实,所以不要妄言。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