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我出来时都没带钱包,刚才交过桥费的钱还是我车上原来有的那点。”
司机也很无奈。
“一百元钱,我们上哪里吃去?还带着外宾!”
齐珊发愁。
“吃小吃应该够了。”
司机出了一个主意。
他们来到单位附近的一个小餐馆,决定请外宾吃一顿小吃。
“你点吧,我也点不好,记住,我就一百元钱。”
齐珊反复嘱咐司机。
司机点了点头。
菜点好了,两个素菜,一个贴饼子熬小鱼,一盆疙瘩汤,几碗米饭,还有一小碟臭豆腐。
“你点臭豆腐干嘛?”
齐珊问。
“这样就更显得有特色。”
“今天,我们吃一下我们北京的小吃,非常好,您先尝试一下。”
齐珊用不太流利的英语和外宾说。
“这个东西能吃吗?”
外宾指着臭豆腐问。
司机给做出示范,成了一碗疙瘩汤,将臭豆腐放了一点进去,外宾一看,也照着他的样子做,一吃还真好吃,面向齐珊:“这是什么?太好吃了!
菜名是什么?”
齐珊一听,坏了!
英文“疙瘩”
、“臭”
自己都不会说,她也真没办法了,心里真气那个翻译:他跑那么快干什么,又不接手机,英语又不是我的特长,又不是我的专业,这可怎么弄呀!
还有就是这个司机,跟车跟不上,要菜却一门儿灵,要什么不好,偏要什么疙瘩汤、臭豆腐,这叫我怎么说呀!
要说齐珊可是聪明人,不会的词就是别的词代替,看着疙瘩汤,齐珊想:这个疙瘩汤我会做,先用干面打成面疙瘩,水开后放入,哎!
有了:“这个汤叫水煮小面球。”
外宾点了点头,又指着臭豆腐问:“这是什么菜?”
“这叫绿豆腐。”
齐珊恨死外宾的好学之心,看了看臭豆腐,外表有点发绿。
“这个汤是我到北京以后,喝得最好喝的汤。”
外宾高兴起来,一再夸这汤拌上臭豆腐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