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屋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二百三十六章(第1页)

理发师按聪明人的指点做了支竹的笛子,到深山老林四下无人处一吹,笛子里吹出的声音“鲁都鲁都”

,正好是吐蕃语“牛角牛角”

的意思,国王生角的秘密就暴露了。

这位国王就是朗达玛,吐蕃语里“朗”

就是公牛的意思,朗达玛其实是一头驮牛的转世,今生他为赞普,在世间灭佛教是前世他当牛时立下的恶誓。

在很早很早以前,一个地方住着一些佛教信徒,他们为了表示对佛的虞诚信奉,为了给自己积福田,选了一个高坡地,在山坡上建造一座佛塔,在施工过程中,自始至终为佛塔驮运石块的就是这头可怜的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当佛塔竣工时,这头牛己耗尽体力,背上鞍疮溃烂,已经奄奄一息。

而建造佛塔的人们,正在为佛塔开光喜庆,都认为自己为佛做了莫大的好事,所积的福泽无比之大。

没有人注意栓在墙角的这头老牛。

俗话说万物都有灵性,此时,这头将近死亡的老牛心中忿愤不平,在断气之前立了一个恶誓“我今世为牛,被佛教徒如此折磨虐,下世我若能转世成为一个掌握有生杀权力的大人物,我一定要把佛教毁灭”

时间可以让很多不可能的事情变成可能的事情,不知又经过了多少劫,这位老牛终于转世成藏王赞普,向佛教徒报前生之仇来了。

于是就有了朗达玛灭佛。

朗达玛以残酷手段谋将佛教灭绝,这引起了正在拉境(今西藏洛扎县一带)山间幽谷的洞窟中修行三昧的一个名叫四吉多吉的僧人的愤慨,将朗达玛暗杀致死。

但朗达玛死后,佛教并未得到复兴,反因王被喇嘛刺杀,其亲信更迁怒于佛教僧人和信徒,或捕杀或自逃之,西藏境内僧人无一幸存。

佛教文化固被灭除殆尽,一般文化亦同遭厄运。

而且朗达玛死后。

由于他的两个儿子,即大王妃抱养的永丹和小王妃生的欧松之间的争立,大臣们分成两派,从此吐蕃王室分成两支。

累年相争,战乱不已。

吐蕃在各地的将领也拥兵称雄,彼此争代,过去一些归属吐蕃的部落也相继脱离吐蕃的管辖。

紧接着一场奴隶平民大起义爆发,席卷了整个吐蕃,吐蕃王朝在这样的局势下随着佛教的衰落而崩溃了。

至今,吐蕃王朝分裂成四个势力。

朗达玛之子云丹的后裔占据逻些(今拉萨),称之为逻些王。

他的势力多在逻些、桑耶、朵康等地。

哦松之孙尼玛衮退居阿里布让为王,其三子分别统治孟域,称之为拉达克王。

布让、象雄为古格王室,总称为“上部三衮”

尼玛衮的第十一代孙据亚泽为王,称之亚泽王。

哦松之孙扎西邹巴有三个儿子:巴德、斡德、基德,称为“下部三德”

斡德的第三个儿子赤穹,据雅隆秦昂达则城。

称之为雅隆觉阿王,而次子赤德的后人在青海定居,成为宗喀王(角厮罗)。

说到这,百里无忌笑着说:“此次吐蕃袭扰想来应该逻些王的势力,也有可能是盘踞青海周边的角厮罗所部。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