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二天送到王军食堂里去卖。
这也是田青青要他这样做的。
她怕隔墙有耳,让胡大霞听见了又得嚼舌根子。
第二天,封大肚找到田青青,催着去看地块。
他告诉田青青,回去把这事对老伴儿一说,老伴儿高兴地了不得。
说“这不是观音菩萨显灵,让咱遇见好人啦。
你用早晨和傍黑儿的时间就能挣顿中午饭,工分也不少挣,上哪里找这样的好事去?!”
说到管饭,封大肚有些不好意思地说:“你文奶奶说,你一家六口挤在一间场院屋里,已经够难为的了。
我再去了,更坐不开了。
你文奶奶愿意让你把饭合成粮食,她在家里做,还随便点儿。”
此话正合田青青心意:母亲郝兰欣的思想一时还转不过弯儿来,为了不让母亲挂心,她阳奉阴违地“妥协”
了,说只开两块儿试种。
只要封大肚不来家里吃饭,自己给他多少粮食,母亲也看不见。
这样,还能让封大肚多开垦一些。
“行。
我按两合面窝头的成品粮给你,玉米面和面粉各半。
再给你两条鱼做菜。”
田青青说。
“咳,咳,鱼就算了,你钓鱼也怪不容易的。
至于粮食么,那天我吃了二十二个窝头,按四个头的算,四六二十四,你给我五斤半粮食就行。
再让你文奶奶掺上点儿菜,我们还能多吃顿。”
封大肚眼睛看着别处里说。
耿直人就是这样,给人要东西就像短理一样,何况这个东西还是他应该得的。
“不要半了半了的了,我一天给你六斤成品粮:三斤白面,三斤玉米面。
鱼是不能少的,你在我家里吃,我不也得给你做嘛!”
田青青话语坚定地说。
闲散地在空间里算不算数还是个未知数,不过田青青对种地已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就算空间不再扩大,供养封大肚也不成问题。
先按基本定量给,以后再逐渐加码。
给的愿意给,接受的也得有个心理过程不是。
“那就太谢谢你了。
闺女,你真是帮了文爷爷的大忙了。”
封大肚感动地擦了擦眼睛,又说:“春争日,夏争时。
闺女,咱赶紧看地块儿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