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过道不算很长,震后的情景,依然可以看得到。
上面是曾经从天花板上塌落下来的重重的水泥板,底下压着一个还没有来得及脱逃出去的小学生。
经核实:她就是死掉了的小学生:连薇。
我们一测量,才得知:只差半步便可以活下来。
我们这一行人,不觉得一阵阵的心酸。
】
紧接着,我们这一行人,便走进了《汶川地震168小时》中,提到的那间教室。
刚一走了教室,我们便心头一凉。
前门大开着!
!
!
我便会想道:那天下午一定会很热,这门是教室里的学生的强烈要求下才大敞四开的。
我们赶紧的走到了原坐在最靠近后门的那位学生所说的那扇门那里。
我们费劲了力气,可是,门偏偏就是打不开!
!
!
但是,我忽然想起书中这样说:“我清楚的可以看到,与我们这间教室正对面的那栋本校的教务楼,正在向‘一座中间被瞬间的撕开了一样,哗啦哗啦的往下掉’然后,迅速地塌了下去。
我于是想把这个后门打开往外跑,可是,怎么拽也不能拽开。
看见楼道里,有不少的学生拼了命的往外逃。”
当事人已经是“地下工作者”
了,是那扇永远打不开的门,告诉我了一切。
“为什么发生最强地震的时候,平常关闭着的门,怎么用力拽也打不开?”
身边挥脉寄寒,很好奇的问我们这一行人的队长。
王友敏赶紧的解释道。
“那是因为:地震来临的那一刻,引起的门的框架结构发生了变形,改变了原有的位置。
所以,人用再大的力气也是不行的。
轻一点的,几个人能强行拽开。
重一点的,那是妄想了。”
说完,我们就匆匆的走了出去。
【晚上,我们这一行人,都住在当地的宾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