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只见这位唐代女皇方额广颈,神态安详,头戴佛门宝冠,身着僧尼衣袍,肩披素帛,项饰珞圈,双手相叠于膝,作法界禅定印。
据说,这是武则天晚年之像,虽俨然佛家装束,却颇具人神兼备之气。
据介绍,这尊武后真容像在1949年曾遭劫难,被人从香案前推倒地下,将头身分离;1950年人们将其复原
皇泽寺
时,石像颈部却比原造像短了1.5厘米。
加之衣饰彩绘褪色,更显老态龙钟了。
所幸到1993年,泰藉华人苟寿生先生捐赠金箔800克,为这尊则天真容像换上了金衣,愈见流金溢彩。
殿内有一尊武则天的石刻画像碑,碑上刻着女皇头戴冕旒,身着王服,云环雾鬓,舞带霓裳,是民国人临摹明代陈鸿恩所著《无双传》中之“金轮遗像”
所刻,当是武则天为“王”
时的神态。
有一首古诗对其赞美道:“绝代佳人绝世雄,衣冠万国冕旒崇;须眉有幸朝宸下,宰辅多才到阁中。
六尺遗孤兴浩劫,千秋高视仰丰功;残山剩水留纤影,依旧倾城醉雁鸿。”
则天殿还陈列有一块广政碑、一块“升仙太子碑”
,升仙太子碑是武周圣历二年(699)二月初四,武则天由洛阳赴嵩山封禅,返回时留宿于偃师县缑山升仙太子庙,一时触景生情而撰写并亲为书丹的。
碑文表面记述周灵王太子晋升仙故事,实则歌颂武周盛世。
笔法婉约流畅,意态纵横。
碑额“升仙太子之碑”
六字,以“飞白体”
书就,笔划中丝丝露白。
碑文33行,每行66字,行书和草书相间,接近章草书体。
碑文上下款和碑阴的《游仙篇》杂言诗、题名等,分别出自唐代著名书法家薛稷、钟绍京之手。
历代书法爱好者都视“升仙太子碑”
为书法艺术珍品。
此外,殿内还陈列有宋庆龄1963年为皇泽寺的题词:“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
武氏家庙
皇泽寺大门北侧,有凤阁、钟楼,南侧则有写《心经》洞、武氏家庙和鼓楼。
武氏家庙
据说,武士彠出人利州都督后,“招辑叛亡,抚循老弱,为官清廉,政绩卓越,颇得百姓爱戴,故今特建庙以纪之。”
武氏家庙内,塑有武则天全家像,正中是武士彠及后妻杨夫人,武士彠的原配是相里氏,死于武德六年,武德七年四月,唐高祖亲自做媒,为其娶继室——隋朝王室宰相杨达之女杨氏,后封为荣国夫人。
杨氏与武士彠结婚后,先后生了三个女儿,武则天是杨氏的次女,照此,武则天生于628年也是完全可能的。
右侧是武士彠与原配相里氏所生的两个儿子:武元庆和武元爽。
左侧是武士彠与与杨夫人所生的三个女儿:长女名顺,字明则,嫁越王府法曹贺兰越石,生贺兰敏之及一女而寡,后封韩国夫人,出入禁中,得幸于高宗,死后又追封郑国夫人。
次女名约,字明空,即曌(zhao),即武则天。
季女史书没有记录名字,嫁郭孝慎,早卒不显。
这一次的短暂游玩,我们才渐渐知道和认识了四川省的广元市。
【在当地人的带领之下,我们这一行人连夜赶路,这才在出发之后的第27天的中午,我们才走淡了四川省的漩口县这个地方,等个1、2天再次离开,直接重新回到我们最初来的地方:四川省的其中一个直辖市:四川省的成都市市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