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处之。
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辄然。
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曰西王母。
此山万物尽有”
,这是在《山海经》的大荒西经说的。
在海内西经也有这样的一种说法:“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
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
上有木禾,长五寻,大五围。
而有九井,以玉为槛。
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守之,百神之所在。
在八隅之岩,赤水之际,非仁羿莫能上冈之岩。”
在《淮南子》一书上也记载着:“昆仑虚上有大稻子,约有四五丈粗,在它的西边有珠树、玉树、璇树、不死树,还有凤凰和鸾鸟(凤凰和鸾鸟头挂蛇,足下踏着蛇,胸腹前挂着蛇),沙棠树和琅玕树在它的东边,它的南边有绛树、雕鸟、腹蛇、六首蛟、视肉(聚肉形如牛肝,有两目,食之无尽,寻之更生如故),北边有碧树、瑶树、文玉树(生长一种五彩斑斓的美玉,非常漂亮)、凤凰鸾鸟等。
不死树上结的果实人吃了可以不死,琅玕树上生长美玉,是凤凰和鸾鸟的食物。”
昆仑虚高一万一千一百一十四步二尺六寸,山又叠叠重重的有九层。
昆仑山还有很多的神话传说,其中就有:“相传昆仑山的仙主是西王母,在众多古书中记载的“瑶池”
。
形成昆仑六月雪奇观,水量大而稳定,传说是西王母用来酿制琼浆玉液的泉水,为优质矿泉水。
发源于昆仑山的格尔木河中游,长期侵蚀千板岩,形成了峡谷绝壁相对,深几十米的一步天险奇观。
奇峰亭亭玉立,传说是玉帝两个妹妹的化身。
昆仑山在中华民族文化史上有“万山之祖”
的显赫地位。
是明末道教混元派(昆仑派)道场所在地。
是中国第一神山。”
其中一下是和我们的民族相关的:“玉珠峰、玉虚峰均为青海省对外开放的山峰,是朝圣和修炼的圣地,1990年推出昆仑山道教寻祖旅游线路。
1992年以后,来自世界各地登昆仑、寻根问祖、顶礼膜拜的炎黄子孙组成的寻根团多达上百个,有的台湾同胞连年在昆仑山修炼,每年达数月之久。
后又带家人进山朝拜,并投资兴建祭坛,十分虔诚”
远古的皇帝只要是一个中国人都是知道的,他也是流下了很多传说的,陆吾就是皇帝的手下之一,她是被很多派下来镇守昆仑山的。
在这里也有他们的一下传说
是这样记载的:“槐江山向西南四百里的地方是昆仑山,是黄帝在下界的都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