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屋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六百四十二章 大结局上(第4页)

他的答案是,从天地诸界的角度看,“道德”

其实是不存在的,只是渺小的人类在他们的社会体系中虚构出来的用以约束行为乃至思维的东西。

比如同情弱小,这也算是德行,但萧问却更愿意将之从“道德”

和“德行”

中剥离出来看:同情弱小既不是“道德”

也不是“德行”

,就是人的天性。

同理,“道德”

中还有很多其实都是天性,然而,在这些天性之外,却被人为的加进去了很多东西。

比如“忠君”

,萧问在任何别的生灵体系中都看不到“忠君”

这种天性,头狼照看狼群,但一旦有老脉之像便会被新的头狼取代;蚁后死后并不会有任何兵蚁、工蚁为其殉葬,而是会在蚁群中马上产生新的蚁后。

所以,“道德”

和“天性”

完全不能等同。

但是,在人类的社会体系中,却有意无意地将所有的“道德”

统统当成了天性,不如此,便是违背天性,便是异类。

这种混淆,反而会抹杀那些没有被列入“道德”

中的真正的天性。

萧问已经是界神,可随意出入于整个荒古神界,他的未来也关系到整个荒古神界亿万万生灵,乃至整个神界的未来。

连他也不得不承认,他身上有“道德”

的残留,可是,现在他的更愿意以天性的角度看问题。

而这样还有一个大好处,便是他不用再背那些人为制造出来的根本不存在的思想包袱。

当然,他并不是为了不背包袱才选择的这个角度,而是已经演化出了初始界元,渐渐摸到了创界门径的他真的不能再像个凡人那么看问题。

道德中所谓的“爱的忠诚”

,固然有可取可称道之处,但有时候,忠于道德中的爱便是不忠于天性,不忠于自己。

究竟哪一个,才更值得忠于?

这并不是一个值得萧问纠结的问题,现在的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既终于天性,终于自己。

他虽是安安静静盘膝在那里坐着,其实每时每刻都能感觉到体内初始界元的存在,只要稍稍用心感受,再多加一些想象,就可以推断出初始界元必然可以发展到一个完全超越荒古神界中一切事物意义的程度:创界还只是一小步,发展到后期的初始界元一定还可以创造域外空间,勾通界元外之界,然后进一步完善、扩张,外部与更为广阔的世界接壤、重叠,内部不断发展,进化出一个又一个世界,甚至是成熟的神界……

萧问将那种发展到了大后期的初始界元称为万界之界。

在万界之界中,荒古神界这样的存在甚至都可以忽略不计,只是万界中非常普通、渺小的一个。

万界之界之主,于万界之界中一念法生,一念界灭,一举一动可轻易牵动诸成熟神界、发展中神界、初期神界还有无数小世界。

他伸手轻抚,兴许一下就完善了数十上百个世界的运行法则,惠及亿亿生灵;他的一个小失误,兴许就把成千世界推入了无尽黑暗,使有生灵诸界万灵俱灭,无生灵诸界再无希望,或者干脆进化为另一种生灵;他所为的,是看到万界之界中诞生比完美神界更高阶的世界,是让万界之界无限扩张,去碰触宇宙边缘,是看到所有一切的本质……

这样的人,哪来的时间和心情去遵守万界之界中某个再普通不过的世界里,由寿命不过百年的“伟大生灵”

其实是自大生灵创造出来的道德?

真的一点意义都没有。

再加归到上面的问题:究竟哪一个,才更值得终于?

萧问真的不需要纠结。

时间继续流逝,他已经连最狠的问题都扪心自问过了,无比详尽地审视着自己,并即将彻底完成。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