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ps:订阅支持正版光荣
宋骁飞访美结束后,乘专门的战列舰返回了国内。
这时,容蓉给他送来了土耳其战场上令他吃惊的消息:土耳其大屠杀。
原本宋骁飞以为,以君主立宪和民主为斗争口号的土耳其青年党,在革命成功后,会给土耳其人民带来新生。
但没想到,这想法实在太幼稚了。
土耳其的新生,是令人发指和恐怖的血腥大屠杀,而屠杀的对象,就是土耳其本国的亚美尼亚人。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政体在革命前,跟晚清帝国差不多,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就是晚清帝国的欧洲版本,一个是“东亚病夫”
,一个是“欧洲病夫”
。
两个大帝国都是封建君主专制,曾经有过很长时间的辉煌盛世,但没有工业革命,衰落后在对列强战争中失去了大量国土,丧权辱国,然后,经历了几十年的“师夷长技”
改革,唯一的不同,就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是个伊斯兰宗教为主的国家。
正因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和晚清帝国类似,宋骁飞对这个国家的革命和历史进程非常关注,因为从中能更好理解什么叫革命。
土耳其的革命,也使得宋骁飞深深理解到,实际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革命过程都会差不多:以民族主义、人民民主、公平正义等美好理想为口号,以流血和暴力反抗独裁政权,革命成功之后,自己也变成了独裁者,用暴力压迫人民。
变成了自己过去流血牺牲反对的人。
宋骁飞来到这个时空后,产生了“蝴蝶效应”
,土耳其的革命过程跟历史上差不多。
但是明显进程加快了,就像提前到来的世界大战一样。
恩维尔.帕夏是土耳其革命的主要领导者之一,他常说自己是“安拉派来拯救突厥民族的”
。
恩维尔1881年11月22日出生于君士坦丁堡一富商家庭。
他的父亲阿赫梅德是土木工程师。
恩维尔6岁跟随父亲到摩拿斯提,在那里上小学,后来进了摩拿斯提军事学校,毕业后升入君士坦丁堡军事学院。
恩维尔个头不高,年轻时一心想当军官。
在学校里埋头读书,很少关心政治。
有一次,学校里有几个军官和学生密谋反对苏丹而受到惩处。
校长就此事对学生训话。
要求他们绝对忠于苏丹,恩维尔对这样的事也置若罔闻。
1903年,二十二岁的恩维尔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君士坦丁堡军事学院,获骑兵上尉军衔。
被派往马其顿第三军工作。
驻摩拿斯提。
马其顿是当时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内外各种矛盾的集合点,仅各被压迫民族的武装游击队就有130多支,政府在这里派驻重兵,残酷镇压。
起初,恩维尔积极参加镇压游击队,一心报国。
但他很快发现,爱苏丹的朝廷,并不等于爱土耳其帝国。
1903年8月2日。
恩维尔当偷日,保加利亚人起义了。
苏丹腐败的军队在起义军民打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