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那中,听你的。”
王长顺点了点头,然后去找周氏要了点大钱,去先生家。
总不能空手去,得买点东西。
巧真则进了灶火屋,喊来巧红帮她烧锅,她要试验做胡辣汤。
熟了葱花,锅内添了少许的水。
因为是试验,巧真不敢弄多了,巧真放入了海带,泡好的花生米,还有一点粉条,等熟了后搅拌了面糊,加了调料还有胡椒粉,她尝了口,虽然味道还行,可和胡辣汤完全不一样,哪里的问题呢?
对了,胡辣汤里有面筋的,自己并没有弄面筋。
巧真又开始着手弄面筋,搅拌的面筋她不会弄,她只能弄手洗的面筋。
反复试验了多次,巧真看看,晚上不用做饭了,这些够自己家吃了,可她还没有做出她想要的。
她直了直腰,动了动酸疼的脖子,她叹了口气,一切都得靠摸索,哪有那么容易就成啊。
“大姐,我觉得挺好吃了啊,还不成吗?”
巧红每碗也都会尝一口,她觉得后来的味道挺好了,可大姐还是不满意。
巧真笑了下,把做好的都倒在了一起,等会热下就能吃。
“今个不弄了,你也累了,明个再试,走,咱们去看看爹回来没有。”
巧真伸了下腰,事情不可能一下就成,得慢慢来,她领着巧红出去了。
王长顺已经回来了,他表情很高兴,先生收了他的礼儿,答应让小三和成子去,一个月交一次束脩,毕竟一家一次去两个还是少见,只要王家月月交束脩,不欠他的,他高兴多两个学生。
王家一听很高兴,特别是小三和成子更是兴奋,他们终于可以上私塾了!
王长顺却有些忧心,家里多两个上私塾的,负担重了很多,若是哪个月交不起束脩,被先生赶了回来,可是不好看。
巧真也很高兴,这是走出了第一步,往后会越来越好的。
钱会赚的,学问却是钱买不来的。
巧真天天试验着胡辣汤,吃的王家都烦了,一直到了二月,巧真的胡辣汤也没有研究的特别满意,总有些不足。
现在她用的是水洗的面筋,并且用面筋水搅拌成糊,已经有了八分的味道,只是火候还稍微有点欠缺。
二月二龙抬头,这是个大日子,讲究是猪头,王家也不例外,买了一个大猪头回来炖着吃。
吃的众人满嘴流油,直叹日子好过了。
二月中旬王家就开始翻地种菜了,巧真并没有开始卖胡辣汤,家里最近一段时间会比较忙,她打算三月再开始卖。
今年王家在巧真的要求下种的菜品种很多,把后院也开了出来,专门种菜。
到了二月二十左右,天气转暖了,庄子内杨树上挂满了杨絮。
一个个杨絮飞落,掉在地上,褐色的如同一条条毛毛虫。
庄子内不少淘孩子会抓几条杨絮拿在手里回去吓大人,有家的淘小子把杨絮扔进了他娘脖子里,大叫有毛毛虫。
杨絮进脖子痒痒的,一动一动的,这孩儿的娘以为真是毛毛虫吓的尖叫,绷脚跳着,最后一看是杨絮,气的打了他一顿。
这天巧真正在摘菜,成子从私塾回来,高兴的跑到了巧真的身边,神秘的说道:“大姑,你伸手,我给你个东西。”
巧真看了成子一眼,这孩子眼睛里是淘气的笑意,他定是想捉弄自己。
巧真伸出了手,成子把自己的手放在了巧真的手上,巧真的手上便多了个褐色的东西。
是杨絮,杨絮很轻,前面有个头,真的很像毛毛虫的头,剩下的部分在手里飘啊飘的,真像毛毛虫在动。
巧真啊的叫了一声,成子呵呵的笑了起来,果然吓到了大姑,女子都怕这个。
“行拉,背书去吧,下次别捡这个了,我还得去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