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问题是,在2061年下半年,仍然得把反潜放在首要位置上。
要想对付1200艘潜艇,光在面积接近2亿平方千米的太平洋上部署反潜力量,以及发起反潜作战行动,肯定没有多大意义。
从根本上讲,对付美军潜艇的最佳办法,就是堵住美军潜艇进入太平洋的大门。
从战略上讲,这就要求共和国军队做好两件事情,一是摧毁美国西海岸地区的主要港口与造船基地,二是占领巴拿马运河。
虽然美军潜艇可以绕道麦哲伦海峡与合恩角,但是这条航线过于漫长,而且沿途需要经过由共和国海军与阿根廷海军控制的马尔维纳斯群岛海域,所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受此影响,在2061年下半年,即共和国天军的战略轰炸机部队结束了在西南太平洋上的战略轰炸(准确的说,是结束了大规模战略轰炸)之后,海军将2座海上基地群、以及正在组建的第三座海上基地群派往中途岛海域,让战略轰炸机部队以此为基地,对美国西部地区进行战略轰炸。
轰炸行动第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摧毁美国西海岸地区的港口与造船基地。
必须承认,轰炸美国本土,要比轰炸美国的盟国困难得多。
前面提到过,在轰炸澳大利亚与新西兰的时候,共和国天军的战略轰炸机主要使用射程在500千米左右的战术弹药,并没有大规模使用重型巡航导弹。
受此影响,天军也没有大规模储备重型巡航导弹。
在轰炸美国本土的时候,天军立即发现,使用战术弹药的话,轰炸机的损失率将高得无法承受。
比如在前5次轰炸中,总共出动近3000架次,就损失了161架轰炸机,损失率超过5%,而正常情况下,轰炸机的损失率应该不到1%,超过1.5%就意味着轰炸失去战略价值。
解决办法并不复杂,只是需要时间。
当时,天军紧急订购了一大批重型巡航导弹,只是没有哪家军火厂能够立即调整生产计划,完成天军的紧急订单。
受此影响,直到2061年9月底,针对美国西海岸地区造船工业的轰炸行动都不是很密集,而且轰炸机的损失率高得吓人。
根据美军战报,在这3个多月的时间内,总共击落了3000多架共和国的轰炸机(共和国天军公布的战损数字要比这个数据少得多,只有500多架)。
直到2061年10月份,随着大批重型巡航导弹交付给天军,局面才出现改观。
当然,到这个时候,海军已经向中途岛海域部署了第四座海上基地群。
也就是说,只要天军愿意,而且有足够多的轰炸机,一次能够出动4000架轰炸机,同时攻击40处地区。
对美军来说,要拦截这么多的轰炸机,至少需要6000架战斗机,而且得将这些战斗机部署在战场上。
显然,美国还没有这么强大的实力,或者说在美国西部地区部署6000架战斗机是非常不现实的事情。
同样的道理,在4座海上基地群部署8000架战略轰炸机,也是不太现实的事情。
受此种种因素影响,针对美国西海岸地区的战略轰炸进行得并不顺利,至少在2061年年底之前,轰炸收到的效果很不明显。
当然,轰炸是天军的事情,与海军的关系不是很大。
对共和国海军来说,当时间走向2061年底的时候,最关键的任务已经不是如何夺取瓦胡岛,而是什么时候才能攻占至关重要的中美洲地区,占领巴拿马运河。
受此影响,在天军轰炸美军西海岸地区的时候,海军则在为如何进军发愁。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除了以登陆中美洲、控制巴拿马运河为主要战略目的之外,海军内部肯定在其他进军问题上存在分歧,比如有没有必要北上攻占阿留申群岛与阿拉斯加,并且由阿拉斯加进攻加拿大,以及有没有必要提前进军南美洲,还是像之前计划的那样,以阿根廷为基地,从南大西洋北上,尽量避免在远离本土的南美洲大陆上树敌,更加得避免在这块广袤的大陆上与美军鏖战。
总而言之,海军必须为进军美国本土制订一份详细的,而且明确的战争计划。
正是如此,在全世界都认为共和国军队会垮过太平洋,攻打美洲大陆的时候,共和国陆战队却在2061年底结束了进攻行动。
因为大的战略方向还没有完全明确,所以共和国军队在其他战线上的进攻行动也停了下来。
一时之间,战场上平静了下来,只是所有人都知道这种平静,是在为最后一轮战略决战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