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1911年4月27日下午5时30分,黄兴率120余名敢死队员直扑两广总督署,发动了同盟会的第十次武装起义--广州起义。
“败类!
这些人就是拿别人的命不当一回事,这么多知识青年,以后能为国家做出贡献更多,为什么非要做这种革命的卒子,真是暴敛天物”
。
当马元亮正暴怒的时候王维昌走进了办公室。
“大人美国人贷款谈下来了,一共700万美元,但是英国人提出他们也要参与,你看是不是也从他们那里贷一些,要不然英国人威胁要联合法国一起进行干预”
。
王维昌与美国人谈判颇为顺利,但是英国人却横插一脚,叫他很是为难,没有办法只好来请示马元亮。
“哼!
还以为是英法联军那会不成,欺人太甚,这样你们也用英国这个威胁一下美国人,本来我想向德国借款的,但是之前已经口头答应了美国不好反悔,告诉英国人可以贷款五十万到六十万英镑,还有美国那里削减到四百万美元,告诉他们这些款项必须一次性拨付,而且不得派人监督使用,咱们现在家大业大,他们会同意的”
。
“卑职这就去联系,定不负大人厚望”
。
在立宪派速开国会第三次请愿失败后,按照修订后的预备立宪规划,1911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组建责任内阁,1911年5月8日,清廷裁撤旧内阁和军机处,设立责任内阁。
在新发布的内阁官制章程中,对新内阁的组织结构和职权作了明确规定:内阁由国务大臣组成,国务大臣包括内阁总理大臣一人,协理大臣一至二人,各部大臣共十人,总共选出事三人的国务大臣。
而最关键的是这十三个人中有九人是满人,而且七人又是皇族。
这下可就翻天了,立宪派们大为失望,这就一个皇族内阁。
本来立宪派并不激进,他们的要就只有两个一个是速开过会,清廷妥协为三年,另一个就是组建责任内阁,但是弄出一个皇族内阁实在是说不过去了。
整个立宪派已经和清廷离心离德了,这也代表这整个开明士绅阶级与中央政府决裂了。
而皇族内阁的另一个致命的伤就是,叫所有的汉族官僚感觉到惶恐,认为这是满族亲贵开始收权的征兆,不说自己仕途前景。
光是每个地方的驻防八旗,在清朝中前期满族势力强横的时候的就是八旗兵殴打了知府一级的官员,都会不了了之。
而现在正有这个征兆,如果没有权利这个官还当的有什么意思,而且内阁中皇族那么多满人也超过了汉人,这是就皇族排汉的前兆,各地汉族督抚门以后入阁的机会渺茫了。
与此同时1911年5月5日,都监察院给事中石长信在盛宣怀的指使下上了一道关于“铁路国有化”
的奏折,5月9日,清廷以上谕的形式宣布了铁路“国有化”
政策;任命端方为粤汉、川汉铁路督办大臣,并令湘省停止征收“租股”
。
马元亮的成宜路、成昆路、和正在修建的秦成路都在此列。
而这个消息第一时间就通过电报传到河南彰德“养寿园”
的袁世凯耳中。
“给庆王发报,叫他尽力挽回局面,一定把马伏波的三条铁路保住,要不天下大乱就在眼前”
。
随后袁世凯派自己的儿子袁克定快速进京,去驻京的兴业公司把一份劝解密电发给马元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