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幸亏咱们修的是窄轨铁路,要不这机车还真运不进来,机车就重30公吨,如果换做标准机车最少也要70多公吨.所以咱们不必等待宜渝段的勘测结果,马上就能开始修筑成渝路,明年咱么的钢厂可以出钢轨,这是霍夫曼保证的,要不咱么通过他洋行进口钢轨的生意完全也能交给汉阳铁厂来做,毕竟32公斤的钢轨汉阳铁厂也能轧制”
。
看着侃侃而谈的马元起,马元亮无声的笑了,看来不管是历史的名人也好还是默默无闻之辈都是可以转变的。
而英国人并没有就此罢手,不断的威胁总督锡良,叫他收回川汉铁路改为官办并且向英国贷款修路。
锡良哪敢答应,一是自己并非没有上过折子结果被庆亲王挡下了,而且要借贷英款修路,万一引起民变,对自己仕途也是一个影响。
毕竟现在马元亮办的铁路是商办,出了什么问题也与自己无关。
随后锡良法、英、德、美各国使臣“均以借款造路为请”
。
锡良面临着列强争夺川路的漩涡,而英国人更是提出了修建川滇铁路的计划,这是一个收益更为丰厚的计划,根据中英签订的《续议缅甸条约附款》,如果中国修建了川滇铁路,英国人就可以明目张胆的把铁路从缅甸修到昆明。
由于1903年10月,法国与清政府签订了《滇越铁路章程》所以英国人对川滇铁路表现的更为急切,猎取滇西丰富的矿产是其中一项,如果西南铁路能全部贯通凭借英国在长江流域与四川的优势,可以更好的掌控西南地区,这对于英国猎取中国西藏的利益极有帮助。
锡良害怕“因此稍起争端,转多饶舌”
,所以提出“非速筹自办铁路不可”
的主张。
这个奏折经外务部复议,同意按照铁路章程,招商办理。
但是云贵总督丁振铎并不想配合锡良修铁路的计划,而是百般推脱,锡良认为丁振铎的不配合就是把自己往死里逼,所以开始发动自己在京城的关系。
如果英国人取得路权自己估计官也就当到头了,锡良认为川滇这个地方的“民情骚动,士习浮嚣”
,义和团运动刚刚过去,“伏莽滋多,动辄借端思逞”
,使他深怀戒心,如果路权让外人抢去,可能激起人民反对,导致外事争端。
因此他加速筹议自办铁路公司。
1904年,京都大臣攻击丁振铎”
怠于新政”
,丁振铎以”
才不胜任”
为由请求引退。
光绪帝召他入京,任命为理资政院事。
锡良在1904年10月依照商部《章程》集股设立川滇铁路公司,委任布政使冯煦为督办。
公司一切事情皆秉承川督命令办理。
后世历史到这里开始有了改变,但是顽固的回到了原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