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屋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关于达姆弹(第3页)

那么有没有弹头内装炸药的枪弹呢,答案是肯定的。

在早期设计的枪弹中,的确有一类弹头内带有炸药的品种,称为爆炸弹。

各国设计的这种枪弹结构都大体相同,一般用在航空机枪上,通常具有爆炸燃烧的双重效果,用于指示弹着点或射击飞艇、气球、飞机等薄皮易燃目标。

其中,比较典型的是英国早期生产的一种,303口径爆炸弹,该弹弹头内部设有一根铜管,内装少量的钝化硝化甘油炸药,管底装有黄磷或黄磷基物质作为助燃剂。

但硝化甘油很不稳定,因此这种枪弹贮存和使用都比较危险,很快就被淘汰了。

到二战期间,只有大口径机枪弹上还在广泛使用爆炸弹头,这种弹头一般在头部都有单独的引信,结构类似于缩小比例的炮弹。

而普通枪弹中只保留了爆炸燃烧弹作为一种辅助用特种弹,典型的有德国的7.92毫米b型爆炸燃烧弹和俄国的7.62毫米3d燃烧弹。

二者弹头结构基本相同,弹头前部均装有燃烧剂,中部装有用来引燃燃烧剂的击针和针刺火帽,尾部有铅垫密封。

这类弹头在碰撞到人体这样的软目标时,也有爆炸燃烧的可能,此时的杀伤效果一点不比达姆弹低。

[1]

流言之二:“水银弹”

的存在

这种说法的源头来自于1981年2月由群众出版社翻译出版的《豺狼的末日》。

该书作者是英国政治惊险小说家弗·福赛斯,他的作品以丰富的知识面和巧妙的细节安排而见长。

该书描写一名代号“豺狼”

的职业刺客,受雇刺杀法国总统戴高乐的虚构故事。

为完成任务,“豺狼”

自己设计了一支可以拆开并藏匿在拐杖内的小型狙击枪,并为其配备了弹头内灌有水银的“炸子”

书中对制造这支武器以及枪弹的过程描写非常详尽,给所有看过该书的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该书在西方影响很大,1973年还被拍成了同名电影,在国内也曾多次再版,因此“水银弹”

的说法也不胫而走。

水银有毒,同时密度和流动性比铅更大,理论上确实能提高达姆弹的威力。

但这种设计看起来似乎可行,实际上却没有多大的应用价值。

书中提到的“水银弹”

是用一种镍铜合金被甲,22马格努姆步枪弹改造而来的,由于弹头体积有限,水银是通过在弹头纵长部分钻孔放入的,然后用熔化的铅液密封。

而水银常温下是液态的,受热后会产生剧毒的水银蒸气,吸入或皮肤接触这种蒸汽都会造成中毒。

即使在常温下,如果没有良好密封的话,水银也会缓慢挥发,因此制造和使用这种弹头对使用者本身来说就有很大的风险。

水银还有一个特性,就是能与铜等多种金属互溶生成相应的汞齐,对密封条件的要求很高。

就弹头本身结构来说,由被甲和铅芯组成的“外壳”

必须足够厚,以保证内部的水银能够承受发射时的高温,而且不会因为强大的离心力而过早破裂释放出水银,这些条件在实际中是很难满足的。

最关键的一点是,由于“外壳”

与内部的液态水银无法紧密结合,因此“外壳”

在膛线作用下旋转时,无法带动水银一起旋转,而水银的密度又比“外壳”

大得多,这样的结果只能是弹头出枪口后立即失稳,根本不能准确命中目标。

最后,即使能够一同旋转,但在打孔、加注水银和密封的过程中却很难保证每颗弹头的份量都一样,弹头有轻有重,自然弹着点不可能保持一致。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