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等文官们得到了消息,那可真的是炸了锅。
“军功授田”
实际上涉及到了中国历史上两个关键的核心问题,一个是财富,另一个是权力和地位。
中国历来的财富表现和分配,是围绕着土地进行的,这可以用很多人都知道的四个字来说明,那就是“购地置业”
。
古人有了成就,表现为置业,但置业是以“购地”
为代表,为什么民间不说“购金置业”
或“购车置业”
呢?因为古人们深刻地认识到,土地是所有财富的来源,是一切财富的核心。
这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依然没变,只不过它是通过房子,间接的与土地挂上了钩。
后世房地产行业的红火,与这种深入中国人骨髓里的观念是分不开的,要不房价怎么会变得“欲与天公试比高”
?
说实话,后世的房地产市场的确也需要管理,砖家们也不能老是用市场经济来说事。
因为经济学上早就有定论,即使是市场能够对资源进行有效率的配置,但它造成的结果却并不总是公平的,甚至是令人难以忍受的。
在人均资源稀缺的情况下,如果发展到在整个社会造就了“房主”
和“房民”
两个新阶层的对立,那就真的不好玩了。
历史上所谓的“地主”
和“农民”
的对立,就是前车之鉴。
在这方面,只怕多少还是要借鉴点圣人所说的“不患寡而患不均”
的观念滴。
当哪个穿越者要把社会的主要财富分配给武夫时,文官、文人甚或其他人怎么会没有反应呢?
但是,“军功授田”
更彻彻底底地改变了武人的社会地位,如果依据秦法,它昭示的是,武人在社会上将凌驾于其他人之上,而这是帝国的文官们根本无法容忍的。
堂堂大宋朝实行的是以文制武,文人的地位高于一切,但这种地位是在千百年来文武的相争中最近才得到的,他们能轻易放弃吗?
张世杰和刘师勇为什么对东所说的“军功授田”
如此紧张?他们完全可以对这个有利于他们的举措不置一词,但他们知道,这严重地触及到了文官们的底线,必将引起文官们的反弹。
陛下已经大大改善了武官和军人们的地位,也许就此罢手,至少还能保住已有的成效,万一在文官们的反对下,朝廷又回到过去了呢?在经历了文官们长期的压束下,他们对眼下的改变已经很满意了,他们之所以鼓动宋瑞在陛下面前进言,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出于患得患失的心态。
在随后帝国的朝会上,东终于获得了他到这个时代以来的最高礼遇,他被几十个“夫子”
一起上课了。
“陛下,圣人云……”
“陛下,先帝曰……”
“陛下,古人云……”
“陛下,子曰……”
“陛下,先贤有言……”
“陛下,综观历朝历代,凡以暴虐持国者,必不可长久。
……”
……
好你个小鬼头,你竟然无法无天到要采用“暴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