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屋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一百0九章 海权意识(第2页)

郑师爷翻了个白眼:“大帅,这点钱,怕无论如何还是要出的。

咱们也可以上奏大汗,请求在今年的赋税里减免。”

打仗那能不花钱?朝廷应该明白这个理。

再说你手里也不是没钱,只不过咱知道,你就一抠门。

范大帅想了想,又咬了咬牙,最终点头:“看来也只好如此了,就按先生所说的办。

至于领兵之人,先生以为谁比较合适?”

郑师爷拱手言道:“大帅,虽然定海在岸上,但眼下和琼州兵对阵,毕竟要以稳妥为先,在下以为,李将军做事比较稳重,他应当是个合适的人选。”

这才是咱今天说的最关键滴。

整个景炎五年,琼州行朝的大臣们同样也非常地忙碌,他们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消化宋军的战果,巩固和扩大现有的根基。

根据陛下年初改制的旨意,琼州的行政区域重新进行了划分,琼山府改为琼州郡;过去的吉阳军,即后世的三亚市,为吉阳郡;万安军则改成了万安郡。

由于昌化现在是帝国最重要的军械制作所在,故它也被升为昌化郡。

如此,整个琼州成为了四郡之地。

至于流求,根据目前移民安置的情况,经过大臣们商议,也准备先设立一个郡,这个拟议中的郡所,就在后世的台南。

在这个中古时代,有很多所谓的蛮荒之地,实际上后世却生存、聚集了大量的人口。

你比如说流求,它后世有台北、新竹、台中、嘉义、台南、高雄等几大城市,但在最开始的时候,移民主要聚集地,还是集中在台南。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除了受当时的技术条件限制外,人类自身的活动范围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人类迁移扩张的历史,永远是先选择最易生存的地方,然后再寻求向外的扩展。

通常是由于自身繁衍,导致人口增长所带来的生存压力,才迫使人类不得不扩大活动的范围,以寻求向外发展。

但这个自然的过程,在目前就显得过于缓慢了。

东认为,要想在这个时代加速或促进地区的开发,在技术上无法取得爆炸性增长的条件下,除了强行增加人口,最有效的方法应当是尽量帮助当时的人扩大活动的范围。

而扩大人自身活动范围最有效的举措,就是修筑道路。

自古以来,中国社会相对的封闭,主要在于交流太少。

在缺少快捷的传递工具条件下,信息、物品、文化、人员等的交流,很大程度上都是受道路交通的限制。

而一旦有了完善的道路,它不仅能加快各方面的交流,还可以凝聚一个地方的人气,使一个地区的百姓有一个整体的感觉。

道路的延伸所在,必是百姓聚集之地,而没有良好的道路,即使有百姓居住,只怕也形成了与世隔绝。

在地区的发展上,后世早就有六个字的总结,“要想富,先修路”

就是从国家统治上讲,好的道路也有利于政令的畅通,便于整个地区形成合力,更何况它还有利于军队的调动。

因此,在琼州的发展上,为使全岛形成更紧密的一体,东多次在大臣面前絮絮叨叨地强调了道路的建设,在他内心里,更是早就规划了类似于后世的环岛公路。

这固然不可能一蹴而就,但也正是他当初扩大建筑队的原因之一。

现在,这个方针同样也被他放到了流求,他甚至告诉目前在流求“主持工作”

的姚良臣、冉安国等人,修路要放在建城之前。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