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屋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一一五章 纳米计算机与太赫兹通讯(第4页)

对了,你们不是还研究出了什么5g的通讯系统吗?能给我讲一讲,看一看吗?”

“哦,你说的是太赫兹移动通讯技术吧。”

费丁道,“的确,这种技术我们也获得了突破,嗯,不如我在这里给你演示一下吧。”

说完,费丁掏出一块黑色的5.0寸大小的手机道:“这块手机是特制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其中镶嵌了一块我们刚才演示过的新型纳米计算机,不过,由于手机主板还是正常的电路板设计,所以无法完全发挥里面镶嵌的纳米计算机的性能,不过就算这样,通过这款手机也可以直接实现5g通讯了,在这里,我们只是利用纳米计算机的处理功能而已,毕竟这样最快捷。”

“嗯,那你演示一下吧。”

程远道。

“好的。”

费丁点点头,接着就开始操作了一番,然后打开一款软件给程远看,“您看,这是一款测试软件,可以进行无线下载跟上传,通过这个可以得出手机的无线下载跟传输速度,而在这个基地,已经覆盖了5g移动通讯网络,并不是wifi等模式,是真正的远距离移动通讯技术!”

说完,费丁一点其中一个按钮,接着就看见一个时钟样子的东西在不停变换数字,然后费丁指着这个时钟道:“你看,这是测试下载速度的,我们刚才下载了一款大型影音文件,足足有180g,现在可以看到,下载速度足足有10gb每秒,你看,就在我们说话的当,180g的影片已经下载完毕,整个耗时不过19秒钟!”

说到这,费丁把手机屏幕给程远一看,果然,程远发现下面的记录中,记录的平均下载速度达到9.92gb每秒,最高峰值下载速度10.65gb每秒,下载一个180g的影片,用了只有19秒钟!

“韩国前段时间发了一个声明,说他们已经研究出了5g系统,呵呵,不过那个东西跟我们的相比,就是个玩具。”

费丁笑了笑,“韩国那种技术,下载速度连1g每秒都达不到,而且传输距离有限,说是二公里,其实也就一公里左右。

而我们采用的是太赫兹技术,频率更高,传输速度更远,覆盖范围更广,可以直接实现地面跟卫星之间的点对点传输。”

“太赫兹技术?已经研究成熟了?”

程远问。

“当然。”

费丁点点头,“其实在之前,爱立信公司就一直在摸索太赫兹的技术,主要是研究太赫兹的通讯技术,不过您也知道,太赫兹技术的难点主要是经济便携的发射源以及接收器,应用方面反倒容易,而我们的材料技术获得突破之后,他们应用纳米科技,很容易就获得了太赫兹方面的技术突破。

再加上应用了我们的微型纳米计算机,应用了太赫兹技术的5g通讯才算是彻底成熟。”

顿了顿,费丁继续道:“由于太赫兹技术的优越性,在我们的构想中,未来的5g通讯技术,将会是一种全新的模式,也就是说,可以通过发射卫星,以及制造高空飞艇基站的模式,来实现全球范围的覆盖,做到全球无死角。

当然,也可以跟现有的基站相结合,容纳现有的2g跟3g通讯技术。”

“发射卫星,高空飞艇基站?成本方面会不会有问题,还有,这样以后维修方面的问题你想过没?”

“这些我们都想过了。”

费丁道,“由于这种技术具有的变个性,传统的基站模式已经变的不经济了。

比如说,传统基站模式,必须一定距离建设一个基站,连成网络,还需要相应的人员进行定期维护,在现有技术下,确实方便,但在太赫兹以及微波技术下,这些技术反而是过时了。

你看,我们的太赫兹传输技术,传输距离更远,数据传输量更多,穿透性更强,就算在地底下50米,也可以收到信号,并且下载数据的速度依然可以达到8g每秒,上载速度也能达到6g每秒。

而且由于容纳的数据量更大,一个高空飞艇基站,就可以容纳三亿个信息体,也就是可以容纳三亿人互相打电话下载数据而不出问题。

基本上,全球六十亿人,只要做二十个高空飞艇基站,或者二十个卫星,就可以完美解决所有通讯问题。

对比地面基站建设来说,成本优势要强太多。

而且,因为我们有纳米计算机技术,每一个卫星都可以容纳多部超级计算机,使得卫星可以变的更小,处理数据的能力则变的更强,所以卫星可以实现小型化,发射成本也会更低。

我们算过,如果是发射二十个卫星,每一个卫星都容纳三亿信息体的话,那么一个卫星只需要手机这么大就可以了,这样一次性发射一枚火箭,就可以携带二十个卫星,采用多体分离技术,便可以实现一枚火箭全覆盖的情况。

当然在实际中,不可能只发射20枚卫星,还要多发射一倍以做备份,但那样的成本也不会很高。

至于维修,高空飞艇不说了,很方便,就算是卫星,也可以直接发射新卫星上去替代坏了的卫星,坏了的卫星可以用航天器回收,由于卫星的体积小,回收会变得很方便。”

“不止如此。”

本周收藏榜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