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屋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041章 攻克汉城中(第3页)

每个战车联队都有48辆坦克和一个摩步营,摩步营有轻重机枪62挺、掷弹筒32具、92式70毫米步兵炮16门、一式47毫米反坦克炮12门,火焰喷射器2具,每个旅团还有130辆卡车代步,最后还编入一个师团直属战车大队。

这样一来,全师团总计有216辆坦克,且大部分都是最好的九七式中型坦克。

别看无论曰本陆军怎么没钱,怎么受资源匮乏的影响,但土肥原贤二领衔的陆军特高课却一直在默默刺探老对手的情报。

早在1934年得知中国陆军开始批量装备31型坦克后,曰军就意识到自己的轻型坦克无法对付中型坦克,所以立即取消当时的九五式坦克的研制。

由于技术储备不足,最后还求助莫斯科。

斯大林考虑到需要牵制中国,所以给了部分t26坦克的技术,然后曰本又从德国引进柴油机,最终在1937定型了九七式中型坦克。

与历史上的九七式不同,现在的九七式更像历史上的三式中型坦克。

全重18吨、采用l31型75毫米加农炮,该炮初速约680米秒,100米内穿甲深度达到90毫米均质钢板。

从实际作战效能看,已经达到德国三号j型坦克的标准。

以当年的水平看,除了不如31型外,还是很不错的。

但那时曰本海军正在做称霸太平洋的美梦,几乎吞掉了全部资源,结果陆海吵了两年后,才在1939年年初开始批量生产。

因为内耗,到彩虹轰炸前才造出不到800辆,而且全部坦克总数只有区区2600辆,比平行世界少了一半。

战争爆发后,各国坦克技术突飞猛进,尤其是中苏掀起的长身管和倾斜革命,更是影响深远。

还在用垂直装甲,铆接工艺的九七式其实已经严重落伍,但身处东亚,几乎不知道外部世界军事技术革命的曰军却还抱着“决战”

思维,认为战车第一师团和九七式坦克是决胜部队,所以一直龟缩在平壤,没参加任何战斗。

要不是这次涉及曰本在朝鲜的统治,小畑英良恐怕还舍不得拿出来用。

曰军虽然思想怪异,但土肥原贤二的情报工作还是不错的,知道九七式打不过36型“东北虎”

主战坦克。

也知道入朝作战的“东北虎”

其实不多,北面有2个团,南面都集中在卓凡集群的第3机步师、第37和104装甲师里,其余部队都是31型,至于俄军装备的t34,没被计算在内。

师团长安岗武臣中将更认为31型只比九七式重一点,但火炮口径小,应该是相当的坦克。

所以面对驻守瑞兴的国防军第二空降师和一个31型装甲营,信心十足。

“伞兵是轻装部队,只有一些轻型火炮,命令玉田君立刻攻击!”

自认摸清对手实力的安岗武臣抵达后,立刻下令进攻。

“攻击!”

得到命令后,战车第一联队的中田吉穗大佐立刻带自己的6辆**式和42辆九七式坦克发起进攻。

“呵呵,就这水平?”

曰军密匝匝的装甲冲击阵型,让叶子山差点笑出声来。

看惯了中苏装甲突破战术的他,有些哭笑不得。

从队形看,曰军根本不懂什么叫装甲战术,居然把几十辆坦克一字排开,缺乏纵深保护。

步坦结合更是一塌糊涂,坦克平行,步兵也是平行,后面也没有自行高炮。

这要是在中亚,光靠空军就能全歼了他们。

叶子山的判断没有错,还没等第二空降师动手,8架从开城赶来的轰10攻击机就越过炮火区,用16枚航空子母破甲弹,告诉了曰军坦克战该怎么打。

“轰轰轰......。”

本周收藏榜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