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屋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二十六章 营生求收藏推荐票(第2页)

“嗯?什么营生?”

“写对联!”

叶君眉的声音脆脆的,带着兴奋的味道,一口气把事情经过说了出来:原来年关将近,家家户户都要换新对联,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习俗。

这个世界,可没有印刷对联的机器,所有对联,都需要手写;而为了拿到新对联,一般人只能买,或者提着礼物登读书人的门,请对方写。

在天华朝,能读上书的人并不多,属于奇缺资源。

故而,每年年关前,都有不少贫寒书生在市集上开摊子,写对联,靠此赚些钱财用度。

这就是营生。

叶君生不是笨人,立刻就想明白其中关窍,一拍大腿:差点忘了这一茬!

叶君眉道:“我问过了,周围两、三个村子都没有人会读书识字,他们每年的新对联,都是要到别的地方求。

既然哥哥在,就可以帮他们写,并换些需要的物资。”

普通书生所写的对联,自然卖不上价,想靠这个发迹致富等若是痴心妄想。

但换取一些柴米油盐等日常消耗品,还是可以的。

这就够了。

现在叶家,就紧缺生活资源。

“好,这营生,做了。”

确定目标后,叶君生赶回县城,花费二十文钱买了一刀专门用来写对联的红纸。

这纸质自不会多好,属于最劣等的,非常粗糙。

没办法,想买好纸不够钱。

况且,买好纸来写对联,卖不上价的话可是会亏本的,没那个必要。

对于纸质好坏,乡人可不在乎。

有了纸,有了笔墨,家当就齐全,营生可以开张了。

叶君眉口齿俐伶,当上了“业务员”

,拿着一幅哥哥写的对联样板,家家户户地去推销招揽。

几乎不费多少口舌,不少人家都同意了。

毕竟需求摆在那,除非实在没有办法的、揭不开锅的穷人,否则都会张贴上新对联,以讨个好意头。

而叶君生的字,本来就写得极好,价格也公道异常,那村民们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只几天工夫,叶君生就换出了四十三副对联。

同时获得大米二十五斤,肉两斤六两,棉花一斤三两九钱,外加老母鸡一只,以及铜钱若干……

期间又有流言出来,说黄家宅子本来闹鬼,可叶氏兄妹住进去后,就毫无动静了,这不简单呀,张贴上叶君生所写的对联,还能辟邪呢。

这一下,整个广平乡都传遍了,许多人家都慕名找上门来。

隐隐的,叶君生居然有了几分名气,营生更火了。

叶君生笑逐颜开,写对联时,行云流水,毫无阻滞。

这些春联,不外乎是些“天增岁月人增寿”

本周收藏榜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