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屋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81章 奇兵上(第2页)

三十万大军的补给近四十万人来运送,甚至动用到了长安的百姓来补充人力。

这般损耗人力和物力,让魏国西部处于一种动荡不安的局势之中。

听说是往川中征调民夫,百姓都是逃避躲着官府。

甚至在运送物资的路上,也发生了数起民夫逃散的事件。

人心如此,道路更是崎岖难行。

很多在中原畅行无阻的大车,到了川中小路上便没了用武之地。

笨重不堪,而且体积太大,难以通过小路。

这一路上苦难重重的和魏军接上了头,时间却是晚了十几天。

照这个运粮速度,钟会大军的粮草也只能撑得住六十天。

过了六十天,一粒米都不会剩。

算上大军回程的路途,恐怕在四十天的时候就得张罗着往回撤了。

这还是托了蜀军的福,少了几万张吃饭的嘴。

过不了阳平关,只能依靠邓艾和诸葛绪的两路人马。

姜维带着蜀汉主力人马从沓中撤回了剑阁,国内的廖化和胡济都是带兵聚集在剑阁。

邓艾的人马未必比蜀军多出多少,而且剑阁也是个险要的地方。

姜维带着蜀军坚守不出,邓艾和自己一样没有办法。

钟会想来想去,纵是满腹的锦囊妙计,可对眼前的阳平关是无计可施。

魏军处于进退两难的窘境,这都是姜维一手的策划。

历年以来汉中守将无论是魏延还是王平都是据守川口,使敌军不得寸进。

涪城的军队立即赶赴汉中增援,在军势上足以震慑对方,军力上也足够守御川口。

敌军进不了川中,时间久了只得撤退。

姜维认为这样做虽然拒敌于外,但也仅仅是防御而已,难以从战争中获得利益。

于是姜维重新制定了汉中的防守策略,清野坚壁是主要的,在野外不给敌人留任何可以使用的物资。

然后将所有的兵力集结在汉乐两城和外围的据点之中,留出道路让魏军长驱直入。

通过阳平关和剑阁等险地的守御,敌人会因为不能破关停滞不前。

时间久了敌军缺少补给,便会开始撤退。

这个时候各军齐出,可或全胜。

如今邓艾和钟会的军队都依照姜维的设计陷入困境,在剑阁当中的姜维很是满意。

唯一有顾虑的便是阳平关的兵力,负责支援阳平关的胡济也是如同廖化般从成都出发。

结果到了剑阁,阴平桥就被诸葛绪占领了。

虽然用计逼退了诸葛绪,但诸葛绪依然屯驻在阴平桥北侧,阻拦住了胡济支援阳平关的道路。

阳平关只有五千蜀军,虽然配备了新式的诸葛连弩和投石车,但面对的却是近二十万魏军。

邓艾和诸葛绪的军队屯驻在剑阁之前,军力比蜀军多出了近两万人。

若是分出一支人马去阳平关背面夹击关隘,阳平关的情势就会危险得多。

胡济当初拖了姜维的后腿,没有依照约定进军支援,导致了姜维大败而归。

如今又是领军见面,胡济却是想开了,主动和姜维套其了近乎。

以往大家分属不同的派系,彼此掣肘是家常便饭。

现在刘禅独掌大权,各派系之间要和睦许多。

邓艾军中气氛和钟会那边差不多,剑阁蜀兵众多,而且坚守不出。

过不去剑阁,更别提什么平定川中。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