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屋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77章 拒敌上(第2页)

“卫将军托臣带书信一封,请陛下龙目御览。”

言罢赵统呈上一封书信。

赵云是蜀汉有名的将领,曾经在当阳之战中负责护持年幼的刘禅。

对此就算是后世而来的刘禅也颇有感怀,因此对赵云的后人另眼相。

赵统官拜虎贲中郎本是宿卫的官衔,在虎贲中郎之后又追加了督行领军的官衔,便成了外将。

其弟赵广为牙门将,在沓中跟随姜维。

罢书信刘禅像是吃了定心丸般完全镇定下来。

于是命胡济引一军去守阳安关——即是后世所言的阳平关,坚守拒敌。

又命廖化引一军往阴平桥头,护住姜维沓中大军回援的后路。

胡济廖化两名老将深知事态紧迫,领旨之后便出宫调集人马准备出发。

“启禀陛下,蜀郡之兵尽发北上,当速从南中以及巴东地区调遣精兵入川相护。”

樊建进言道。

“卿言甚善,传令使巴东分半数守军于涪陵,川中若是有难水陆并进不日即可感到。”

刘禅吩咐道。

“南中形势大好,抽调兵力多有不妥。

魏人侵犯国内动荡,仍需重兵驻守以防内患。”

刘禅一边想着一边接着说道。

魏蜀双方都是紧锣密鼓的布置攻防,随着时间的推进大战渐渐来临。

江东的吴主孙亮也是接到了消息,一面使人增加荆州的军队,一面暗自调集军队物资等伺机而动。

钟会的主力军分为三路齐头并进,不多时日已然传过了山谷进入汉中地界。

汉中守将董厥早接到了姜维的指示,尽收野谷军力率领人马退往汉寿驻防,甚至连汉中的百姓都迁入了川中。

“蜀人不战而退,莫非欲据我等于阳平关下?”

钟会接到了前锋魏兴太守刘钦的军情禀告,猜测道。

“回禀将军,蜀军在兴势,黄金等地皆驻围守前后不下七八处,不过并没有出击的动向。”

刘钦道。

“当年伐蜀,蜀将王平便是据守兴势,黄金等地拖延时间,等到川中援军来到。

现在蜀人舍了汉中,又留守军这是何故?”

护军荀恺问道。

荀凯是荀彧的曾孙,其父娶了司马懿的女儿,所以荀恺又是司马懿的外孙。

“除此之外,汉,乐二城中的蜀军也没有撤走。”

刘钦把探得的军情一一禀报。

钟会思索一番道:“蜀人如此架势,必是引我等入阳平关欲坚守以待。

区区诱敌之策而已,欺我大军攻不破阳平关么!”

“大军若进,在此固守的蜀军当如何对待?”

荀恺见钟会有进军之意,于是问道。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