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屋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50章 拾路2(第4页)

刘禅对于几位大臣的态度很是满意。

众人闻言纷纷注目墙上的地图,那图上地形险峻,崇山峻岭,了半天只是识得其中部分是蜀国的南中地区,余下的地点则是从未听说过。

“此图可是黄皓所献?”

樊建突然想起他日在大殿之上黄皓呈上已一只木箱,这兽皮地图便是箱中之物。

“长元过目不忘,让朕钦佩!”

刘禅没想到还有人记得此图,不禁脱口赞道。

马承阅历丰富,若有所思的道:“启禀陛下,此图所绘制的可是身毒国?”

见马承识得,刘禅欣喜非常道:“马将军不愧是足遍天下,竟然识得此地?”

“陛下过誉了,微臣只是寻找良马之时偶然听说,并未亲身到过。”

马承答道。

身毒国便是后世所称的天竺,印度。

汉武帝时张骞出使域外,在大夏国——即后世的缅甸和泰国,发现了邛竹和蜀布。

于是打听当地人这邛竹,蜀布从何而来。

当年人便言是从商人从身毒国带来。

等到张骞见过汉武帝,便进言南中地区很可能有通往身毒国的道路。

汉武帝听从了张骞的建议,派出四路人马寻找这通往探索这传说中的身毒古道。

不想有三路人马都被山中的部族阻挡,无法前行。

唯有一路人马一直到达了滇池,滇池便是后世的昆明。

在滇王的帮助下,这路人马十几年内不断的尝试西行。

可惜的是被当地的“昆明”

人阻拦,始终不能通过。

“昆明”

非是地名,而是当地少数民族的一种,种族的名称便叫“昆明”

官方的努力到此截止,可这条道路是确实存在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民间的交流和沟通也逐渐频繁。

蜀地的特产通过这条路运往大夏,身毒甚至更远的地方交易。

不少身毒和大夏的族人也是迁居到了南中。

随着佛教的传入更是加大了南中和域外各国的交流力度,如今再蜀国南中的永昌郡已经有了身毒人栖息的身影。

众人皆是饱学之士,一时没有想起,如今听到马承提及,都是明白了地图所标记得是何地方。

对于陛下的用意也猜到了几分。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