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屋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3章 北伐之计1(第2页)

响应武阳的三处叛军都被平定,蛮人们也没了主意。

初时感觉这蜀国岌岌可危,几天的功夫自己这几万人被孤立了起来。

来蜀国的官军还是很有战斗力的,并非是之前武阳城守军的水平。

当晚各族首领齐聚,诸葛瞻也是出席。

大家十几天来都是彼此熟悉,推杯换盏不在话下。

琴棋书画诸葛瞻样样擅长,又通古博今机智巧言,言谈之中颇有当年诸葛亮的几分风范。

曾经见过诸葛亮的蛮族老者都是如此称赞,如此一来众人更加迷恋诸葛瞻的风采。

酒席之间诸葛瞻话题陡然一转,终于聊到了正题。

几个被陈袛拉拢的蛮族首领还待狡辩,可在场的有二三十名族长,谎言很快就被揭穿。

同样的解释从诸葛瞻嘴中说出说服力暴增,其实之前阎宇都说了几十遍……所谓众怒难犯,被陈袛拉拢的几人自知狡辩无用只得认栽。

陈氏党羽见状便想逃之夭夭,早被各族勇士一拥而上尽数擒获。

陈袛拉拢的几族都是大族,人数上就算不占优势,也不是其他各族可以轻易击败的。

但这酒席宴上,外面是自己的族人,里面坐的却是外族居多。

想要挣扎逃命也是有心无力。

不过一夜的时间,相关的人犯尽数抓获。

足有四百人之多,都是参与反叛的骨干分子,大多数人都参与了对武阳太守府的攻打和围杀。

胡济,阎宇见诸葛瞻不费一兵一卒,兵不血刃的瓦解叛军,均是高兴。

于是留下阎宇负责后事,胡济诸葛瞻带着人犯返回成都。

随行的还有近千蛮人,都是各族的首领和使者,带着珍奇珠宝等随同前往请罪。

寿春的日子并不好过,对于文钦,唐咨等人来讲尤其难过。

全怿带着吴军投靠了司马昭,城中的淮南军对于入城的这五千多吴兵始终保持距离。

也不能怪淮南军将,吴国本土的将领都投降了,这些曾经的魏国叛将又怎能靠得住呢。

若非朱成,焦彝苦苦相劝,诸葛诞早对这几千吴人动了手。

这东吴援军没带来援助不说,反而使自家士气跌到了低谷。

更可气的是带兵的全怿不按照约定进兵,害的淮南军损失惨重,到头全怿自己投降了魏人。

大好局面毁于一旦,又想起和文钦的旧怨,正是怒火中烧。

焦彝和朱成对吴人也是愤恨,可诸葛诞已经投身东吴儿子都送了过去,这个时候还是整合军力保住寿春的好。

文钦等人在,吴人才会继续支援寿春。

一旦杀了城中的吴军惹恼了东吴,那便是自掘坟墓。

诸葛诞并非不识大体之人,明白二人所讲的都是实情,于是强压着怒火接待了文钦。

文钦身知自己处境,于是开诚布公的道明了来意。

现在大家坐的是同一条船。

互相残杀自己一定是被杀的一方,但诸葛诞也会因此失去军心和外援。

与其这样倒不如暂时放下恩怨,等过了这一关回头再算旧账也不晚。

按照文钦的脾性无论如何不会向诸葛诞低头的。

但这次是吴人做的过分,全怿投降了,这责任只能自己来承担。

对淮南军,对江东都要有个交待才是。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