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屋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十六章 有便宜可占(第3页)

袁世凯皱眉道:“怎么我以前没听过这么一号人物?”

“爹,他是乙巳年日俄东北之战后出国,但他一开始去了英国,考上了英国剑桥大学,半年后又跑到了法国,还在法国混出了点名堂,丁未年初又跑到了德国,又考上了德国陆军大学,在德国待了三年,不过孩儿却未打听到他在德国具体做了什么,庚戌年初他又回国了,然后在江北巡防营任统带。”

“那这小子这次要干什么?”

袁世凯百思不得其解,提前一句话不说就打山东,打了也不发什么通电,更不提什么要求。

袁世凯自然不知道江渝要做什么,因为袁世凯的脑子里有定性思维,中国长期都是小中央大社会的体制,对地方掌控力度很低。

但随之而来的就是,军阀们打地盘只要在上层闹一闹就可以了,只要统一了上层,那么地方自然在统治之下。

而江渝却完全摒弃了这一模式,开始加强地方控制,从而走出一条地方包围中央的路线。

说白了就是不断蚕食地盘,当地盘变得足够大时,就能对中央政府产生压制现象。

袁世凯一时半会没想到这一点上,他的固定思维并不容易让他这么快反应过来,自然是百思不得其解。

“不管怎么样,山东不容有失。”

袁世凯岂能看到到嘴的羔羊就这么跑了,一旦山东乱了,南京革命党便会得寸进尺了,到时候可就不是这么容易好压制的了。

适值此时,隆裕皇后起草了退位诏书,然而这时候禁卫军再次哗变,没有办法的袁世凯,只好低声下气的和冯国璋求情言和。

冯国璋曾在汉口前线疯狂镇压革命军,而且还进宫觐见隆裕太后,让隆裕太后拨给他三百万两,他可单独平定革命军。

袁世凯当时可不是要灭了革命军,而是要拿革命军要挟清廷,冯国璋的计划让他吓出一身冷汗,随即把段祺瑞派到了武昌前线,下了冯国璋的指挥权,并让冯国璋到擦哈尔就任都督。

冯国璋在汉口前线被袁世凯釜底抽薪,心中郁郁,回到北京后也不去察哈尔就任,直接回自己的宅子里待着去了,和袁世凯闹翻了脸皮。

此时袁世凯让袁克定上门求情言和,给足了冯国璋面子,冯国璋这才觉得心里舒坦。

冯国璋是良弼的结拜兄弟,人称冯蛮子,是禁卫军可接受的人物。

只是冯国璋犹豫不定,袁世凯没办法,只要亲自出马,到了冯国璋府上,对他说:你可知英雄盖世的项羽败在何处,他败在妇人之仁,败在看不清局势。

虽然冯国璋在情感上忠于清廷,但绝对不可能为了清廷殉葬,因此这才挺身而出,前往禁卫军军营,他登上高台,手持南北协议达成的‘皇室成员优待政策’大声宣读,然而禁卫军的士兵们说,朝廷已经没有了,禁卫军肯定会解散,与其如此不如拼死一搏。

冯国璋当即保证,禁卫军永远存在,一切待遇照旧。

并说如果信不过冯某,可派两个代表日夜跟随,如果冯某做不到,可当场要了冯某的脑袋。

一场哗变再次消除了。

2月12日清政府颁布了退位诏书,统治了中国近三百年的满清王朝,就此寿终就寝,走向了灭亡。

而复兴军自1月中旬开始进攻山东,在没有遇到什么抵抗的情况下,又把手伸到了河南商丘。

复兴军的不安分给了袁世凯调开禁卫军的借口,2月15日,满清颁发了退位诏书只有三天,袁世凯就把禁卫军调往山东进剿复兴军。

对于袁世凯来说,命令确实是用‘进剿’的字眼,显然袁世凯还未把复兴军放在眼里。

在他看来,用禁卫军去对付复兴军,已经有些大材小用了,不过禁卫军在北京城外驻扎一直让袁世凯感觉如鲠在喉。

——————

第一章到!

本周收藏榜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