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书屋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705章 论道(第6页)

曹朋认为,五斗米教这个名字太俗气,局限性太大,也不足以体现出本来教义。

故而,这五斗米教,无法与浮屠教,也就是后世的佛教相比。

取‘道教’之名,令天下人尊崇大道,才是最响亮的名称。

旋即,张鲁来信,表示赞同曹朋的意思。

“世人皆好神明,天子受命于天……

我曾闻,极西之地,有神明耶和华者,令世人崇拜。

然东西不同,道教起于道,当遵奉神明,以令天下人所信仰。

上古,有盘古开天,女娲造人,则太龘上出。

今鲁公当,尊盘古,敬女娲,奉太龘上,方为大道之本。”

曹朋的这个建议,与后世西方的三圣合一颇为相似。

盘古为圣父,女娲为圣母,太龘上便是圣子。

至于这其中该如何进行编造,就是张鲁的事情。

等他召集来一帮子神棍之后,想来也不成问题。

随后,曹朋再次建议,神权服务于君权。

只有这样,才可以令道教压制浮屠教,成为中原国教。

至于具体如何操作,曹朋也不是太清楚,他只能提出一个建议,供张鲁参考。

两人就这样书信往来,不知不觉,已近了十一月。

北疆,曹操和轲比能在经过连番的试探之后,终于爆发了一场极为惨烈的大战。

双方共调集兵马二十余万,决战于匈奴河畔,祁连山下。

双方血战十余日,最终曹操凭借着充足的粮草,以及优良的装备,大败轲比能。

经此一战,轲比能实力大损,东部鲜卑再次自轲比能部下分裂而出,越大鲜卑山,遁往扶余国。

随后,曹操任张辽为幽州大都督,坐镇辽东,追击东部鲜卑……而西部鲜卑在檀石槐之子素利的带领下,向轲比能发起了挑战。

轲比能值此状况,也知道再和曹操打下去,难有结果。

于是,轲比能派人与曹操议和,并提出以安侯河为界河,分而治之。

曹操也不想继续纠缠下去,于是与轲比能进行一番磋商之后,最终达成议和条件。

以安侯河为界河,以北地区为鲜卑所治,以南则为曹魏领地。

曹魏和鲜卑,永为兄弟,曹魏为兄,鲜卑为弟。

鲜卑每年向曹魏交纳供奉牛三万头,良马八千匹,珍稀皮毛一千五百车等等。

从此曹魏和鲜卑,永不开战。

由于这次议和,是在鲜卑王帐龙城签订。

所以史书里又将其称之为龙城之盟。

不过,从此以后,龙城不复鲜卑治下,而成为曹魏领地。

曹操下诏,置东起大鲜卑山,西至匈奴河,南至受降城,北到安侯河广袤之地为曹州。

其含义,就是这个州,是我曹操打下来。

而后,曹操在曹州,分置六郡并一一以命名。

其中两郡,分别是彰郡和朋郡。

至于这其中的意思,虽不言明,但已经显而易见。

曹操对曹朋的喜爱,可以说达到了极致。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最新更新
新书入库
热门小说推荐

...

...

...

...

...

...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