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两人都是河北兵马元帅府的参议军事,看上去似乎是平级。
可玉尹却代表着太子,更手握太子亲军。
绝非刘子羽可以相比。
对此,刘子羽也只能感慨,世事无常。
玉尹不是靠着溜须拍马才走到了如今的位子。
那是靠着一次次搏命厮杀,真材实料有了今日成就。
别的不说,单说那大宋时代周刊。
刘子羽是一期不差,保存在手中。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刘子羽还是文玉东的粉丝。
当初玉尹和陈东两人以文玉东之名,率先点出女真人的野心。
刘子羽也是后来才知晓,这文玉东,便是当年那个在太原城里救过他一命的无名小卒。
更不要说后来郭桥镇大捷和陈桥血战的威名。
大宋时代周刊虽说把大部分功劳都归在太子身上,可那也就是偏偏普通的百姓而已。
刘子羽自然清楚,当时主持陈桥之战的人,便是玉尹。
所以在见到玉尹时,刘子羽兄弟二人。
更不敢露出半点轻视之意。
“郎君还记得罗德吗?”
“罗德?”
玉尹一怔,旋即便想起了当年那个曾给过他无数次帮助的罗四六,罗一刀。
宣和七年时,玉尹和罗四六罗德父子尚有联络。
但随着后来他前往杭州,两边的联系便明显减少……后来局势紧张。
更再无消息。
乍听刘子羽提起罗一刀父子,玉尹顿时变得激动起来。
“四六叔和大郎,还好吗?”
那激动,绝不是伪装出来。
这也说明,玉尹是个有情义的好汉。
玉尹叹息道:“去年初,我与大郎尚有联系。
可后来因我除应奉局都监。
南下杭州,便少了联络。
后来局势紧张,虏贼南下,便再无消息。
年中时,我曾派人前往太原,却听说四六叔和大郎,已去了他处。”
刘子羽闻听,哈哈大笑。
“非是去了他处,而是高升了!”
“哦?”
“罗大郎而今可了不得,已做了广信军判官,风光得紧呢。”
广信军判官?
这还真的是出乎玉尹的意料之外。
他倒是听说过,罗德在太原时,颇得祁州团练使季霆所重,混的风生水起。
怎地这一眨眼功夫,又成了广信军判官?这广信军判官,是广信军节度使僚佐,协助节度使处理公务,可谓是节度使之下的重要人物。
不过这个官职,大多不由朝廷委派,而是经本使,也就是节度使任命。